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
上海医改举措,如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?
7月13日,第四届“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”评选结果出炉。该𒅌活动由上海市医改办、上海市卫𝄹生健康委、上海市医保局指导,由解放日报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,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协办。
本次获奖举措中,包括上海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推荐的“医疗付费‘一件事’重塑业务流程,打造医疗领域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”、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统计信息处推荐的“推进医保卡脱卡支付 优化群众就医体验”、瑞金医院推荐的“一部手机走医院,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医院”、青浦区卫健委与中山医院推荐的“依托长三角(上海)智慧互联网医院打造新型分级诊疗模式”等,均体现了上海健康领༒域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尝试。
其中,医疗付费“一件事”覆盖全人群患者,打造就医付费“上海方案”,针对国家“医保电子凭证”尚未覆盖到的儿童患者,挖掘“随申码•亲属随申码”功能,在全国首创儿童💝医保电子凭证,实现本市全年龄段医保患者全覆盖;此外,针对限额不足或无信用卡的患者,协调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陆续上线信用卡提额、在线数字信用🤪卡申请等服务。
截至2020年底,上海采用医保电子凭证交易的达121.46万人次,金额为1.46亿元;信用就医交易达3.♍58万🍸人次,金额为200.22万元。
在推进医保卡脱卡支付的过程中,截至2021年4月,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量为785万人,超过总♚参保人数的40%。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已覆盖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(公立🦩医院和民营医院)、38家互联网医疗机构、800余家定点药店。
此外,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(上海长海医院)推荐的“创新脑卒中‘筛防治管康’一体化防治模式,全面保障卒中患者生命健康”,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的“以智能康复为核心,建立四级康💮复网络,打造居民‘家门口’康复服务平台”,金山医院推ꦅ荐的“上下联动城郊一体,打造‘三全’慢病闭环管理模式”等继续关注慢病防控,一、二、三级医院根据不同优势及特点,为百姓提供可及、可感的医疗资源。
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的“‘e+医’健康云天梯,赋能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的‘云’方案”,则进一步将社区卫生改革经验和成果送至对口地区的村寨村民,持续赋能健康扶贫“ไ最后一公里”,为上海的优质医改创新举措未来成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夯实了基础。
附:第四届“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”
1.医疗付费“一件事”重塑业务流程,打造医疗领域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(上海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)
上海积极推进♏医疗付费“一件事”,实现了全市▨公立医疗机构“脱卡就医”“信用就医”全覆盖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。
医疗付费“一件事”推进采取分批试点的方式,2020年5月初,选择6个区和11家市级医疗机构作为首批试点,推进实施。试点成功后,在全市𒁃快速推广,8月25日完成全市4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。医疗付费“一件事”工作依托市大数据中心统一基础平台能力,“随申办”APP、支付宝、微信小程序等多个渠道全面开通了“一件事”的服务入口。
2.推进医保卡脱卡支付、优化群众就医体验(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统计信息处)
在国家医保局指导帮助和市委、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下,上海“医保卡脱卡支付”工作已全面落地实施。此项举措有效♊减少医保患者排队付费环节,减🐼少付费排队时间。
截至2021年4月,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量为785万人,超过总参保人数的40%。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已覆盖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(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)、38家互联网医疗𝔍机构、800余家定点药店。推🥂进医保卡脱卡支付,优化信用就医流程和就医体验,还将持续拓展应用场景。
3.病种支付方式改革(DRG+大数据DIP),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与发展(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)
如何降低患者费用,解决老百姓迫切关心的“ღ看病难、看病贵”问题,该项目紧抓医保支付改革的机遇,创新性地运用DRG与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(DIP)管理工具赋能公立医院内涵质量提升,以精细化的病种成本核算为切入点,合理校正医疗行为、降低患者费用,并通过全面推进管理模式、诊疗模式、服务模式、运营模式的转变实现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,提升患者疗效和就医体验,最终形成病种CMI值与成本管控效用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,改善患者健康效果,实现患者满意、医院发展和医保基金的三方共赢。
4.创新脑卒中“筛防治管康”一体化防治模式、全面保障卒中患者生命健康 [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(上海长海医院)]
脑卒中𝔍具有高发病率、高残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,是我国位死因,更是成人首位致残原因。上海长海医院作为国家脑防委认证的示范高级卒中中心,在国内率先开始卒中防治模式的探索。该项目打破学科界限,首创融合型卒中中心,打造卒中一站式救治平台。实现关口前移、重心下沉,积极开展卒中健康宣教和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。同时完成上下转诊,分级诊疗,牵头成立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,打造长三角脑卒中救治一体化。
5.一部手机走医院,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医院(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)
瑞金医院数字化建设已持续很多年,早在1988年便成立计算机中心,形成了以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为主的信息化建设模式。在原有基础上,医院借助自主开发能力,持续攻关“便捷就医”七大应用场景(精准预约、智能预问诊、电子病历卡、市级医院互联互通互认、医疗付费一件事、线上申请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记录查询、智慧急救——上车即入院)。面向未来,瑞金医院希望达到“数字健康3.0”,使医院成为人与自然的统一、探知生命的💟殿堂、病患温暖的港湾、人生健康的驿站。
6.依托长三角(上海)智慧互联网医院打造新型分级诊疗模式(青浦区卫生健康委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)
该项目以“区域融合”及“线上线下融合”方式,会同꧋嘉善、吴江两地共同推动区域医疗行业治理及服务模式的创新,面向长三角示范区乃至三省一市的“全域”居民,围绕常见病、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等“全病”,提供“家医签约-健康管理-疾病筛查-ꦿ疾病监测-转诊治疗-社区康复”的“全程”新型分级诊疗服务,形成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的多层次、多样化、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。
7.上下联动城郊一体,打造“三全”慢病闭环管理模式(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)
在金山区卫健委的统筹领导下,糖尿病足金山运行中心精心组织协调,各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,筹建了一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,辅助筛查人员共同组成的糖足筛查巡回医疗队伍。中心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治疗💫,管理预防、治疗、康复等周期中的每一环节,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区属综合公立医院再到市级医院,各司其职,应用“全方位、全病程、全覆盖”的三全管理模式,形成有效闭环。
8.以智能康复为核心,建立四级康复网络,打造居民“家门口”康复服务平台(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
打浦桥社区探索建设四级康复网络。康复网络以智能康复技术为核心,引进智能化数据信息平台、康复管理系统,联合瑞金康复医院,构建紧密型、同质化的康复专科医联体。本社区四级康复网络已为1300余名居民提供康复服务,拥有站点康复和家庭康复,居民负🌊担减轻、治疗便捷、效率提高,很多社区患者重新拾起生活信心,家庭社会生活参与度明显提高,为上海发展社区康复事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板。
9.“e+医”健康云天梯,赋能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的“云”方案(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
2019年和2020年,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派家庭医生、𝕴公共卫生医生、中医医生团队,前往云南红河州绿春县大水沟乡和金平县老集寨乡卫生院,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、꧒公共卫生体系建立、中医适宜技术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。
中心精准了解当地需求后,立足实际状况,创新了“‘e+医’健康云🐠天梯”项目,搭建一座连接上海长宁和云南红河的健康扶贫信息化桥梁。通过互联网PC客户端、移动设备客户端等多种形式,实现远程会诊、会议、带教、培训等应用场景,是基层卫生健康扶贫长效机制的有效探索,将长宁社区卫生改革经验和成果惠及对口地区的村寨村民,持续赋能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。
10.智慧防疫“三件通”——健康通、核检通、接种通,数字赋能疫情防控,惠民服务新格局(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)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“健康云”作为全市互联网+公共医疗健康服务的统一入口,通过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创新技术打造系统平台,推出智慧防疫“三件通”——核检通、健康通、接种通,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其中,“卡码合一”健康通实现“管住重点人、放行健康人”;🥃“预防性主动筛查”核检通在机场、医院、社区多方联动、一体化运作核酸检测闭环管理体系;“大规模免疫防护”接种通过健康驿站🐠和“登记-扫码-接种”三步实现“一人一码一档”疫苗接种全过程可追溯。“防疫三通”模式筑成坚固防线,推动传统行政管理向数字驱动的精准施策转变,促进城市治理规范化、协同化、智能化。
责任编辑:郑浩
校对:张艳